2019年9月6日 星期五

全熱交換器的風量折損

這一篇文章之前就貼過,只是當時沒注意到文章有測試到這項...

知乎 - 爱在雾霾前:史上首次新风真机测评 (家芝太太 發布於 2018/11/16)
裏面測試的 7 款全熱交換器,在台灣買得到的品牌似乎只有
Honeywell
Panasonic
Broan (百朗)

大榮電機 - BROAN 美國百朗新風系統━PM2.5全熱交換Smarto H系列
不過,美國似乎沒有出這一款...
Broan - Fresh Air Systems - Residential Balanced Ventilation

全熱交換器主要目的應該是換氣同時回收溫度與濕度,但是個人到目前為止很少看過有評測或文章實測這個的,包括這一篇。

文章中的「測評 3 - 得風率」中,接上 20m 風管,在風管末端測風量來與未接風管風量比較。
Honeywell 一檔得風率 85%,二檔得風率 84%,三檔得風率 86%。
Panasonic 一檔得風率 54%,二檔得風率 60%。
Broan 一檔得風率 71%,二檔得風率 74%。


知乎 - “你那叫蒙人”! 实测十四套新风系统,十三套实际新风量“疯狂打折”。 (曙光 編輯於 2019/9/1)

這篇文張的原始資料來源不明,筆者也查不太到,不確定內容真實性。

內容提到北京建築材料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調查 4 個城市 16 套新風系統時,發現部分實際新風量與設計新風量有重大偏差,有 10 套實際新風量低於設計新風量的 60%,最低的為設計新風量的 24%。


需要架設管道的全熱交換器,個人覺得重點難道不應該是實際全熱 (或溫度) 交換效率與實際得風率嗎?

70 則留言:

ShangYin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ShangYin 提到...

我之前在PTT家電版推文說熱交換容錯低,引來一位安裝過的網友論戰(該網友可能是位醫師),他說:全熱不就是個抽排風機+管路+全熱交換器,哪有那麼複雜,容錯率沒有很低,會效果不好跟廠商知識技術有關(比冷氣好安裝多了)

當初看到的時候有點傻眼,回文告知該網友,目前我的狀態PM2.5長期歸零,CO2控制在700PPM,溫濕度也在良好範圍。他就開始各種找碴,一下說小米米皮風損超過50%,一下又說沒熱交換的話100CMH的風量,在8度的溫差下,每小時冷氣要多用1度電,一下又說小米米皮+豹米雙管2套系統跑不出250CMH的風量...

他提供的熱量資訊,https://i.imgur.com/An8MN4D.jpg

我告知他的計算有問題,因為他沒考慮冷氣的EER(其實還有其他問題),他是假設1度電能換1度熱能,他還認為沒用熱交換的電費,一期會是8000-20000,用1-2年就可以省回安裝費用...

我後來做了2個模版,利用歷史的月均資料溫濕度資料,控制室在27度/60%與25度/60%的耗電比較,實際上熱交換在台灣平地溫差不大的情況下很難省回來。
https://i.imgur.com/HDIX9O8.jpg
https://i.imgur.com/PrO2hmh.jpg
上面這模版還不夠完美,如果可以改成每天的焓值,在用絕對濕度估計除濕量,除濕機的用電,會更精準一些,不過那太麻煩了...

在論戰中,我是希望他能提出熱交換後的數據與安裝的費用,不過他始終沒有提供這方面的資訊,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沒挖到太多東西XD

JOEY 提到...

印象中,看到張大媽那邊對於管道式全熱死忠者,可能可以看到有人會回:如果都買得起管道式雙向流新風了,還在乎用無管道單向流新風而增加的冷暖空調費用嗎?

最近濕度雖然高,只要回家一開冷氣,不用開除濕也自動降到 50% 上下...

而且,應該把投入成本,以及隱藏後續要更新全熱交換芯、還有貴貴又不怎麼樣的原廠 PM2.5 濾網、管道清潔等都算進去,讓人去比較,或許電費不算什麼了 @_@

另外,全熱交換如果進出風量一致,霧霾季會壓不住污染入侵。如果可調進回風比例,就算能微正壓,能量回收也就打折了。

ShangYin 提到...

J大家中用的是變頻冷氣?我看網路上很多人都遇到變頻冷氣會發生濕度過高的問題,不知道是不是冷氣廠牌的差異?

我的感覺,多數人連效率多少都不關心了,更何況是維護成本了XD

熱交換的優勢在舒適(一定比新風強)、節省一些電力(溫差夠大才行)、指定空間換氣(需要安裝到位),不過缺點真的是很多(大多數是安裝問題)

JOEY 提到...

家中客廳是用大金變頻的冷暖氣機,目前外面濕度大約 60%-70%,在冷氣設為 26 度下,客廳小米溫濕度計顯示的濕度大約 51% 而且看起來好像會再降。

全熱交換給個人感覺,目前比較像豪宅必備裝飾品。尤其看到很多網路上安裝案例,有時很懷疑管道這樣設置,最後實際風量能剩多少。

ShangYin 提到...

查了一下之後,發現這位網友的冷氣+全熱交換機至少花了50萬台幣安裝@@。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31&t=5454451&p=1#68444133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63449023.A.AC8.html

他上一期電費大概7000左右(不算公電),在哀嚎,我真的不知道該說啥才好...

JOEY 提到...

有時真不知全熱省到什麼...為何表現會這樣

JOEY 提到...

用的大金全熱交換器風量才 150m³/h,最高耗電 134W,平常全熱應該不會開全速,吃電的也應該不會是它...

ShangYin 提到...

由於缺乏實際數據,很難判斷問題在哪,我也只能說,難得遇到一位熱交換機的用戶願意出來討論,但是他的狀況來說,暫時沒有說服力...

JOEY 提到...

只能說全熱交換可能沒幫他省到電,原因是什麼不好判斷。

ShangYin 提到...

不過該網友可不這樣認為,他在推文後的回文中說:開窗吹冷氣除濕的話,以我家坪數與周遭環境,電費預計要10000~12000左右。所以他認定全熱交換至少有幫他節省3000元以上的電費...

JOEY 提到...

只能說自己相信最重要,這樣才會活得比較愉快。只是從旁觀者的角度,比較或想知道問題在哪?哪可以改變做改善?

ShangYin 提到...

只是比較希望有更多實際數據,方便找出優缺點,才能走向最佳方案...

JOEY 提到...

真的沒什麼幫助,如果全熱幫他在室內溫度沒上升很多,但為何濕度方面卻沒有...

ShangYin 提到...

我是覺得他的全熱交換器根本沒裝好,或是熱交換模組已經污損效率降低,然後他的電費基本上都是靠變頻冷氣在省,但他卻忽視這點,把大部分功勞都歸因於全熱交換器...

另外問一下J大,開冷氣後,是否除濕機的除濕量較少一些?

JOEY 提到...

除濕機主要有機會運作的時間是睡覺後到上班回到家前,尤其是睡覺後,因為睡前會把冷氣設定送風約一小時,那段時間濕度會拉高。

只要回到家一開冷氣,印象中除濕機就幾乎都在送風,有時還會送風到自己關機 =_=

另外,確實最近倒水頻率在降,一天不到一次居多...

ShangYin 提到...

我也是差不多的狀態,真的蠻難想像,裝了熱交換機後除濕量還大增的情形。

該網友前幾天又在哀嚎近萬元的電費,跟他建議多給些數據,方便判斷如何調整,他又認為我不信他的說法,真的是滿好玩的XD

我猜測他的熱交換機沒有回風的濾網,回風大於進風,會產生負壓,這樣就能解釋為何他家裡的水氣過多...

JOEY 提到...

冷氣空調除濕能力看來是可以確定的。

覺得台灣裝全熱交換的,在幫客戶安裝完後,大概都不會測室內出風口與回風口實際風量吧...

ShangYin 提到...

以目前的狀態來說,全熱的用戶也不是很在意實際效能,心態大概就是有裝電費就比別人省,至於實際上省多少,他們似乎不是很在意,反正有省就好XD

JOEY 提到...

全熱是豪宅必要配件之一,對於部分豪宅主人而言,或許是主觀上用得快樂比客觀上有效果重要。

ShangYin 提到...

這倒是,自己覺得效用高,有時候比實際效用高來的重要。我是覺得該網友太糾結在,他的使用方式一定會比別人省很多電,一定可以省回當初的安裝費用,這2點上,實際上每個家庭對於冷氣除濕的要求都不同,實在是沒啥好比的。

新風在PM2.5、CO2與有害氣體的控制上優於全熱交換機,全熱交換機在溫濕度的控制上優於新風,只不過在台灣平地溫差不大,使的全熱交換機的優勢顯示不出來,而這次經驗也可以看出,全熱交換機在濕度的控制上明顯不如溫度。

JOEY 提到...

只能期待全熱交換器的使用者能夠提供,像是出風口溫濕度、室內溫濕度、戶外溫濕度、室內二氧化碳甚至是實際出風量等資訊,可以幫助後面打算使用的人。

ShangYin 提到...

一方面沒有實際數據,而該網友又強調家裡氣密極佳,只能隔空推測交換效率,該網友住高雄,假設室外溫濕度為30度85%,室內溫濕度為26度60%,熱交換進氣量為100CMH,除濕機的除濕量為1.3L/kWh,同時沒有漏氣、冷氣完全沒有除濕力時,我做了一個模版如下:
https://i.imgur.com/nXLqeiP.jpg
70%的溫度交換60%的焓值交換時,濕度交換率約為58%,除濕機耗電9.61度
60%的溫度交換50%的焓值交換時,濕度交換率約為48%,除濕機耗電11.86度
50%的溫度交換40%的焓值交換時,濕度交換率約為38%,除濕機耗電14.2度
該網友是說他有4台除濕機,每台用電3.5度,算下來大概是40%交換效率。

如果他的機器真的是150CMH的熱交換機,進氣量是不到100CMH(需要的除濕量更少),而變頻冷氣多少也會除濕(實際除濕量會比表上的高),所以他的全熱交換效率會低於40%...

JOEY 提到...

如果像推測這樣低於 40% 的話,裝全熱來節能的意義就不大了。

感覺是還有因素影想...

ShangYin 提到...

以大金150CMH的熱交換機來說,如果完全發揮機器的實力時,在最低風速95CMH的風量下,溫度交換率為85%,焓值交換率為70.5%,濕度交換率約為68%,在這樣的條件下,假設室外溫濕度為30度85%,室內溫濕度為26度60%,除濕機的除濕量為1.3L/kWh時,每24小時耗費的電力約是7度,這還沒考慮到冷氣多少也有點除濕能力,管道的風損會降低進風量,除濕機需要的除濕量會更低。

該網友的在除濕機的耗電上,每天至少要14度,很明顯不正常,除了房屋漏風、回風大於進風、熱交換效率不如預期,沒有太多可能的因素了...

JOEY 提到...

總覺得一定有人在幫他開窗通風...

ShangYin 提到...

1.大概一開始就沒裝好(目前看到的文章多屬這類)
2.強風來襲時,風從門縫窗縫灌入(熱交換沒有微正壓)
3.額外的通風、浴室或廚房排風

不外乎就這幾種吧,該網友最有趣之處,總是在文章最後加一句話:我沒辦法想像如果沒裝全熱電費到底會有多可怕,言下之意,就是他認為全熱交換機一定幫他省了很多電...

J大說的對,主觀上用得快樂比客觀上有效果重要XD

JOEY 提到...

哈!不然每天看到天花板,就想到藏在裏面的全熱交換器,如果天天難過,日子怎麼過啊...

ShangYin 提到...

該網友說,熱交換機為250CMH,大金的最低風速是155CMH,考慮風損後大概剩下100CMH,按照機器的SPEC,79%溫度交換率、66%焓值交換率,在室外溫濕度為30度85%與室內溫濕度為26度60%的條件下,得到下表:https://i.imgur.com/iQ6VyiL.jpg

以該網友的狀態來說,日除濕10至18L,沒漏風問題的話,焓值交換率就真的是40%以內了...

這次的經驗大概知道為何全熱交換機冬在季比較有優勢,因為空氣的溫度越低,含水量會越少,交換效率就會越高。

JOEY 提到...

我是依 mobile01 上的清單去查的,VAM150GJVE。後來換成 250 了啊,不過這樣會不會就更誇張,還是全熱交換芯開始被顆粒物塞住效率降低... 除非那位網友冬天時也回報狀況...

ShangYin 提到...

大概吧,45坪裝150CMH也太少了...

目前只能看看他願意回報多少資訊了,至於效率低不知道原因為何?他房屋的PM2.5狀態,https://i.imgur.com/HJSIi6B.jpg,大概在5左右,大金的PM2.5過濾箱,大概是E10等級(官方寫0.5μm的去除率也能高達90%),全熱交換芯的污損是必然的,只是污損對於效率的影響如何也很難得知。

JOEY 提到...

污染低的這時後都只能這樣的話,那秋冬天一來不就鐵 10 起跳了 @_@

好像大多數的全熱交換器案例,不少都滿足於這等級或更差...

ShangYin 提到...

他是認為低於10就夠了,也認為自己家裡跟無塵室一樣。
PTT一位網友Arashi0731說:我覺得你弄一間無塵室好了
他回:我家差不多是這等級了,pm2.5>5的時候,是家庭清掃日

另一點比怪的地方,他說大概3個月會去測一下熱交換的出風口,PM2.5為0~1,而室內卻是5左右,如果沒有漏風,室內的污染也太大了!

這位網友本身不是很友善,個人感受多半是想炫耀自家空氣好又省電,只不過空氣還不夠好,電費也沒省道。

JOEY 提到...

個人的亂判斷...
1. 出風口 0~1 有可能是風扇式 PM2.5 感測器被風速影響,也許沒那麼低。
2. 室內負壓或漏風造成室內 PM2.5 數值壓不下來。

ShangYin 提到...

可能2者都有,只是影響程度要看室外的污染狀態與室外的風向而定。不過我覺得這些都不是他關心的問題,他只在乎能否比別人省電...

JOEY 提到...

很難比,除非他去問他鄰居。

如果標準只是這樣,也算求仁得仁。

ShangYin 提到...

我是覺得他想太完美了,想要恆溫、恆濕、恆氧、低PM2.5又不想花太多電費,根本不可能XD。

JOEY 提到...

全熱交換器還有很多資訊不透明的地方,像是幾乎沒人貼出裝設的熱交換出風口的溫濕度來跟戶外比。

中國那邊說七分靠安裝,也約略有在傳哪些是不好的安裝方式,但是每一項影響程度範圍都是口耳相傳。雖然說有些有數據 (像過樑器、集風箱),但實際影響到底多大總覺得很神秘。

就算以後自己有機會裝時,但如果資訊像現在一樣不清不楚狀況下,也會下不了手。

ShangYin 提到...

根據大金的網站,https://www.hotaidev.com.tw/product5-1.asp,上面的資訊有2個特別的地方:
1.進風跟排風都有溫濕度感測器,明明很容易就有數據給大家參考
https://www.hotaidev.com.tw/images/product/5-1/51007.jpg
2.機器的參數中最下面一排,溫度-15~50,濕度80%以內
https://www.hotaidev.com.tw/images/product/5-1/51011.jpg
在台灣室外濕度要超過80%還滿容易的說,換言之沒有在過濾箱與熱交換機中間安裝除濕機,大概就是悲劇了...

JOEY 提到...

大金的控制面板顯示好像不太友善,沒辦法像遠大那樣
https://img0.pconline.com.cn/pconline/1711/17/10268886_5_thumb.jpg

ShangYin 提到...

我是覺得大金的資訊已經充分揭露問題所在,80%以內的濕度下,250CMH的熱交換機,在冷房的最佳焓值交換率是66%,濕度交換率約為63%,而大金的數據一定是在實驗室的完美條件下做出來的,在實際使用時搭配各種安裝不完備與回風污染,交換率剩下40%以下也不是很意外的事情。

從氣象局的歷史資料來說,https://reurl.cc/Rd6AM6,台灣很多地方相對濕度平均在80%以上,這樣的外在條件下,熱交換的效率肯定會大打折扣...

當然如果不計較成本,為了更容易控制溫濕度,全熱交換機是有一定的功效,但要靠省下的電費把安裝費與維護費賺回來,真的太難了...

JOEY 提到...

如果真的如您猜測,這算是蠻負面全熱交換的例子...

實證且長期監測全熱交換效果的案例幾乎沒見過,如果案例數量夠多,對於問題或許就能更明確了。

只能說目前熱交換,對我而言,還有很多疑問沒法解答...

ShangYin 提到...

經過這樣久,最近終於知道這網友問題出在哪,他家3大人1小還,晚上的CO2居然跟白天差不多...

他大概在10月時發文說把家裡廁所抽風機改成根據濕度自動控制排氣,原本是24小時開,真的是滿好笑的XD

由於他直接忽略廁所抽風機、廚房抽油煙機,進出家裡對進氣的影響,我推測是額外進風提高了除濕量,他可能有一半的除濕量都是進風來的,換言之,熱交換的實際效率還是個謎...

JOEY 提到...

等於很可能室內長時間應該是在負壓下,除了失去全熱想帶來的效益外,戶外污染也相對容易入侵吧...

討論區提到全熱交換,幾乎沒人願意提完工後的實際得風量,更不用說實際交換效率 =_=

感想:豪宅必備飾品。

ShangYin 提到...

https://i.imgur.com/yi5gYa6.jpg
這他家1/31日清晨的資料,這在高雄鼓山區。

對照政府測站1/30、1/31的資料
https://i.imgur.com/TLmT1r9.jpg
https://i.imgur.com/P7ziM3Z.jpg

1/30從中午20度慢慢下降到1/31日凌晨約12度,1/31日中午在回升到約20度。以他提供的數據來說,熱交換是有幫助,但對比新風的狀態,沒有特別好的,可能台灣真的不夠冷。

JOEY 提到...

如果全熱交換在台灣使用能達到的效果不夠好的話,花下去的成本可能都攤不太回來。

覺得要規畫全熱交換感覺好麻煩,浴室洗手間的抽風的影響,更不用說廚房抽油煙機,那些施工廠商不知道會不會顧慮到這些問題啊...

ShangYin 提到...

正壓新風風量大於浴室抽風量時,浴室抽風的影響就可忽略不計,比較麻煩在於抽油煙機,會讓室內變成負壓,所以開放式廚房會面對煮飯時,負壓影響,提高濕氣與室內污染。(封閉式廚房就沒這問題)

但全熱交換機本身一進一出的設計,在加上過濾箱之後,已經是負壓狀態(如果有獨立可調控雙電機還能減緩這問題),浴室收風、抽油煙機更是大增加負壓問題。

所以不太需要去特別計算,他是不可能省回來的,加上他是暖房效果大於冷房,越熱的地區效率越差。

JOEY 提到...

雖然有些全熱交換器可以出風量大於回風量,但似乎風量差不會太大。開始用新風後,才發覺廚房要能於必要時,可以跟客廳有一定的氣密,並且有獨立對外門窗,才能應付煮飯時開抽油煙機的影響... 還好那時沒想用開放式廚房...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9374233
350CHM 的全熱交換,一堆管一堆彎,廠商宣稱安裝完實測出風量 344CHM... 有點不相信說

ShangYin 提到...

實際的風量很難測量。

http://www.tpic.yuhsine.com/Files/%E8%81%B7%E6%A5%AD%E5%AE%89%E5%85%A8%E8%A1%9B%E7%94%9F%E7%AE%A1%E7%90%86%E5%93%A1%E7%B7%9A%E4%B8%8A%E5%AD%B8%E7%BF%92/%E9%80%9A%E9%A2%A8%E8%88%87%E6%8F%9B%E6%B0%A3.pdf

裡面有一條"排除CO2之換氣量"公式 Q=K/(p-q),J大可以參考一下,不過這公式是假設全屋2氧化碳濃度呈現均勻分佈,又稱為均勻混合模式,基本上會誤差。

手上的CO2檢測器很容易受人影響,距離檢測器躍進就越高,所以CO2數值也不一定精確。

另外,我研究類似估算CADR的指數遞減法,發現CO2較高的情況,換氣量會比較大。這是因為短循環會比較少一些,如果室內CO2比較高時,導入室內的空氣效率較好,相對的如果室內的CO2較低,導入室內空氣的效率較差。

所以說不論新風或熱交換,實際的到手風量,會受客觀環境影響。新風或熱交換的風量,只能確保在機器上是正確的。

JOEY 提到...

覺得那些廠商應該拿風量儀去測,而不是用一般風速計。

CO2 似乎在人剛排放時會積在天花板附近,然後再慢慢下沉,當然這是沒被風擾動影響下。現在感覺已經不太注意放在家裏的 CO2 感測器數值,反正一定 800ppm 以下 :P

JOEY 提到...

PDF 文件還提到風管接頭與氣流方向,還有靜壓、動壓跟壓損 @_@

還有氣罩加凸緣...

ShangYin 提到...

https://www.ilosh.gov.tw/media/2944/the-carbon-dioxides-concentrations-in-different-air-change-rates-under-regulations.pdf

這邊有解釋"均勻混合",大概的意思是,空間內氣體完全混合,當變化時間夠短,危害物濃度變化不大。

如果家裡有一段很長時間都在固定值時可以考慮用這方法來估計,通常就是睡覺的時候。

這文章引用一段"Dougan and Damiano[6]提到一般人每人每分鐘產生二氧化碳量與作業型態有關,一般辦公作業約0.3公升、睡覺約0.2公升、靜坐約0.25公升、走動約0.55公升、輕度工作0.6公升、重度工作1.05公升,在不同狀態下CO2產生的速度不太一樣。

在室內CO2平衡濃度為3000-4000ppm時,誤差在3-4%,不過不知道室內是600-1000ppm時誤差會是多少...

總之就是很難測量,心得:夠用就好了...

JOEY 提到...

不管怎麼樣,一定比關著門窗只用空氣青淨機強太多了。

那個 PDF 檔不小心看到一個單位寫錯的地方...
在標記第 196 頁「每人每分鐘需要15立方公尺的新鮮空氣(約每分鐘0.426立方公尺)」
應該是 15 立方英尺才對。

JOEY 提到...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585582466.A.E95.html

我還是想知道實際的溫度交換效率跟得風量啊...

ShangYin 提到...

1.關於得風量
根據他的說法,他家換氣量90-130CMH(反正他都是開150CMH,也就是最低檔),他說他家CO2不會破千(他家是3大人1小孩)。如果用公式換算差不多是950ppm-1250ppm...

他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我的CO2至少比他好100-200ppm,他說我(包含J大)一定高估了風量,他說我是幻想家裡有100-200CMH(我在台北家時是3大人),實際上我家的CO2,對應人在家時大概是700-750ppm...

他的理由:因為我在夏天的除溼量比他少,所以風量一定高估,跟他說溫度的要求不同,夏天都靠冷氣在除溼,他說冷氣在達到溫度後除溼量有限...

實際上他的得風量根本沒法算,他還有抽油煙機+浴室排風扇額外加進來的風量,不然家裡怎可能CO2不破千...

2.交換效率
他根本沒有心去測,他認定最差也有50%,因為他說開旁通模式,在夏天濕度沒法壓制在65%(他有4台除溼機),開熱交換模式,可以控制在65%,所以除溼量大幅減少,雖然不知道效率是多少,但一定有效...

在者他覺得冷氣太耗電,因為跳停的關係浪費了很多電,所以才會有J大看到的這篇...

我是這樣想,夏天濕度壓不住,不可能冬天濕度也壓不住吧?進風量才90-130CMH,整個冬季溫度比夏天低,絕對濕度少很多,加上又是熱交換的順風季節,要測效率根本超簡單...

JOEY 提到...

住宅安裝全熱交換的主要目的不就應該是能量回收與通風,而這兩個目的能表現的檢測項目應該就是溫濕度交換效率跟得風量。

看台灣論壇有關全熱交換文章,似乎大家只重視安裝拉管拉得漂亮,讓全熱交換像住宅裝飾品...

ShangYin 提到...

原來他把J大這篇TAG到他發文中,真的是很好笑,從頭到尾都在跟他討論(論戰?)熱交換的實際效率、安裝熱交換可以省下多少電、到底安裝熱交換省不省得回安裝費,一下扯風量,一下扯除溼量,現在又來扯多聯式空調?

問題的核心不就是J大所說,熱交換的實際效率為何(溫濕度交換效率跟得風量),安裝熱交換的用戶竟然漠不關心?真的是滿好玩的XD

JOEY 提到...

還是會繼續看熱交換的文章,看什麼時候會有廠商跟用戶願意貼出實際得風量跟實際溫濕度交換效率...

我還是會關心文章的點擊來源 :P

ShangYin 提到...

https://www.ptt.cc/bbs/E-appliance/M.1567939439.A.8E3.html
他去年9月的文章,他是說濕度壓不下來改設定為65%,一台除濕機用掉3-5度/天,他有4台,所以等於12-20度/天?這樣算60天等於除濕機用掉720~1200度,是真的滿誇張的。

https://i.imgur.com/eCJjUda.jpg
比較怪的是這張除濕機的圖(當初看到時特別注意),上面顯示54%,這樣不就表示是有壓制住濕度?

JOEY 提到...

用 4 台算不少 @_@

測量點跟除濕機放的位置有差? 不太像,在下只有一台,客廳跟臥室大概差 5% 左右。

ShangYin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ShangYin 提到...

他是說他要24小時恆溫恆濕,可能夏天濕氣太高需要4台,也可能是他家一定要關門,所以各房間與客廳各一台...

我台北家目前跟J大狀態差不多大概在5%內。

JOEY 提到...

我的環境下,晚上關門睡比較麻煩是 CO₂ 濃度,濕度好像還好。

ShangYin 提到...

心得:變頻冷氣不能裝太大...

累積大約十多天對於變頻冷氣的測試,我能體會為何這位網友認為,我們新風用戶一定是風量太少的問題...

根據他新的資訊: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589987678.A.72D.html

他的多聯機(最大製冷14kw,最低功耗700W),由於室內熱源不足,所以多半處於最低頻率或停機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冷氣的除濕量非常小。看起來是很省電,不過在高溫高濕的夏季,雖然熱交換幫他節省了一些除濕量,但缺少冷氣除濕的功能之後,剩餘的除濕量只能依靠除濕機除濕,這部分的能效就差很多了...

他的多聯機資訊:https://www.energylabel.org.tw/purchasing/product/item.aspx?itemp0=31079&uid=0&con=1&cid=59&year=&month=&day=&key=&pageno=1

https://www.pttweb.cc/bbs/E-appliance/M.1558306234.A.BB1

去年我問他以前舊家沒用除濕機?他只回答坪數小很多。而在更早之前他有提到舊家是用6.3kw+2.8kw,2台日立的冷氣。在我家今年裝上變頻冷氣後(7.2kw+2.8kw),我可以理解為何他舊家沒有除濕問題。在6/25日當天,即使新風進風溫濕度為30度/80%的狀態,只要有開冷氣,我也沒遇到室內濕度超過60%的狀態(X50開3檔)。這是因為冷氣的除濕能力太強,不論除濕量(1.3-1.5kg/h),或除濕能效8.88kg/kwh(EER=6)都比除濕機來的有效許多。(我是直接接水管測量冷氣每小時排水的重量,應該是最準確的方式)

以他家目前的狀態來說,熱交換有一定功效沒太大問題,只不過在夏季除濕上,因為安裝了多聯機,也就中央空調,在多數時間冷氣沒有維持運作時,反而獲得較少的除濕量(冷氣走在最低頻且會跳停,因為冷氣能力高出需要的太多)。由於效率最高的除濕方式沒法用上,只能運用除濕機除濕,用電量自然大增,也就變成電費爆表的狀態了。這也難怪他會認定我們用新風的家庭,除濕機的除濕量一定會多很多...

根據我的實測,除濕機在除濕這部分的能效,大約與EER為1-1.5(1.4-2.2kg/kwh)的冷氣相等。而新的變頻冷氣,只要能達到中間致冷以下的狀態,EER會超過6,這時候除濕部分的能效至少為8.88kg/kwh,除濕部分大約會是除濕機的4-6倍以上。(夏季目前是這樣)

如果是用EER=1-1.5的標準(除濕機),估計熱交換能省下多少電力,那效率會非常高。只不過現在的空調,在低頻下EER很容易超過6,夏季開冷氣順便除濕時,那熱交換的省電效率就會打大折扣...

有點感慨,去年9月他說沒研究過潛熱(氣溫為20度時,水蒸氣的潛熱大約是2424KJ/kg,0度時m約為2500KJ/kg,100度時約為2250KJ/kg),所以無法回應我對熱交換在除濕上的估算是否正確。如果他花一點時間研究一下潛熱,就能找到問題的盲點,只能說選擇比努力重要,有些事情還是得看臉黑不黑才行...

JOEY 提到...

室內達到一定溫濕度後,關掉室內空調跟除濕,只透過全熱交換去盡量維持可接受溫濕度,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好。(看到日本有人拍 youtube,說家裏的「ロスガード90」讓他在夏天可以不開空調維持家中涼爽)

在我這邊冷氣除濕表現也不錯,還有最近我已經把除濕機整天關機了,另外這兩天室內相對濕度都在 40% 以上。

即便白天客廳冷氣沒開,室內的相對濕度在我下班回家前也沒超過 60%。

比較討厭是我取風口是半密閉,白天中午前會曬到太陽,放在陽台的青萍溫濕度氣壓計顯示,在中午時最高可以比戶外氣溫高 3 度 orz

加上陽台外面對過去是一大片鐵皮屋頂,到下午 2-3 點前會一直在曬著太陽,大概也是讓我陽台溫度高的原因之一...

ShangYin 提到...

台灣沒辦法,因為夏天整天室外都很潮濕,全熱雖然可以減少溫濕度的影響,但室內沒有致冷時,溫濕度只會慢慢接近室外的狀態。(全熱可以拉長這時間,但在下天這時間會短很多,如果新風是1小時讓室內外溫濕度一致,全熱可能是2-3小時)

J大住的地方算是台北比較乾燥之處,所以需要的除濕量就更少了。

人不在家溫度高也沒差阿XD,只要控制濕度就好,讓霉菌、塵蹣不好生長就好。

JOEY 提到...

那真的很麻煩,覺得如果分離式不用多聯,用一對一會比較好? 個人到目前比較喜歡一對一,出問題時至少有別台可吹...

最近這邊附近的濕度有點出乎意料 (還是過去沒在注意...),像今天都在 60% 以下...

ShangYin 提到...

不論一對一或一對多,冷氣要能除濕前提是要有運轉(廢話XD),只要能力超過太多,他就會跳停。冷氣跳停轉送風後,會把蒸發器上的水氣吹出,室內的濕度會提高(也就是關冷氣送風1小時時,除濕機就會開始運轉的原因)。在反覆跳停的過程中,有些水氣一下到室內,一下又到蒸發器上,可說是完全在浪費能量(為何傳統定頻機很耗電的原因之一)...

一對一優點,通常會抓剛好或大一級,遇到反覆挑停的可能性很少,加上有需要才開靈活性很高。缺點是室外機佔用空間,如果陽台空間不夠,會比較麻煩。

一對多,因為室外主機只有一台,室外機的制冷量一定大於一台室內機,如果只開一台,那就是負載太低,很容易一直跳停。另外只要一個地方漏冷媒,就很麻煩了。一對多的優點,室外主機少佔用空間小,加上基本都是超配(室內機的制冷量合計超過室外機),同時全開時,會比一對一省電一點。

如果有空間放的下室外機,還是一對一比較好。

JOEY 提到...

如果把室內溫度再往下拉,會不會跳停頻率可以減少? 只是人要受得了...

比較少家裏空調同時啟動狀態,多半回家開客廳,睡覺時關客聽的開房間的,所以感覺還是比較愛一對一。

ShangYin 提到...

熱源需要大於機器最低負載,這樣才不會跳停。

降低溫度等於把熱源加大,是一種減少跳停的方式,另外也可以把其他機器打開來增加負載。不過就如J大所說要人能接受才行。

以J大需求來說這樣的用法是很正確的,當真的有需要的時,同時開啟2台冷氣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