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作者測試的是 SUNON (建準) 綠境風 - 雙流新風機,所以先看一下官網產品規格。
SUNON建準 - 綠境風 - 雙流新風機
採用 E11 (H11) 濾網,宣稱淨化 PM2.5 達 99.9%,熱交換率 70%。
官網或型錄 PDF 檔中都未說明是顯熱交換或全熱交換。但依過去看到的資料,裏面的熱交換芯是普通的鋁擠壓鰭片,而且進排風使用同一風管。
規格表中可以看到,表列的三種模式中,新風風量都是排風風量的 2 倍以上。然而在最前面連結文章的作者測試之中,姑且不論室內室外氣流短路的問題...
室外 20 度 (59.7% 濕度)
室內 24.7 度 (57.6% 濕度)
出風口 23.3 度 (55.5% 濕度)
溫度交換效率還能達 70% (也先不論濕度表現上的疑問)...... 如果排風風量不高於新風風量的 1/2 的話,那麼實質溫度交換效率應該超過 100%?
如此之下,鋁擠壓鰭片還可以做到濕度交換? 三菱發明靜止型 (靜態交叉流式) 全熱交換器的吉野昌孝應該要甘拜下風?
另外,用手拿小米溫濕度計是會影響溫濕度的數值的,還有應該跟下面這一篇是同一作者吧...
Mobile01 討論群組 - 當大家還在選擇空氣清淨機時,我換上了建準SUNON綠境風雙流新風機 (2020/3/2)
看看在下豹米 BMI450A 改風的表現...
室外 25.6 度 (濕度 75.1%)
室內 26.3 度 (濕度 54.9%)
出風口 25.4 度 (濕度 74.5%)
沒想到我的豹米還能略為降溫跟降低濕度,如果戶外用手拿溫濕度計就可以降更多了...
21 則留言:
應該是同一篇作者。
由01的風管圖片,可以看出短循環問題嚴重,按照溫濕度資料估算,進來的空氣大概60-70%都是原本排出去的空氣...
同樣照這文章的溫濕度計算,焓值交換效率高達70%,只有鋁片怎可能交換濕度。
一個原則:熱交換效率要高,交換體要大,且風速不能太快,只樣才能給空氣足夠的時間作熱交換。
一定是黑科技~
這台在新風模式下的新風量 140m³/h 而排風量才 70m³/h;淨化模式下的新風量 200m³/h,排風量依然是 70m³/h。然而 70m³/h 回收的溫濕度,可以讓室外 20 度 (59.7% 濕度) 及室內 24.7 度 (57.6% 濕度) 的情況下,讓新風量 140m³/h 或 200m³/h 的出風口答 23.3 度 (55.5% 濕度),太強的黑科技吧~ 如果在中國一定還會說鋁擠壓鰭片上面有加石墨烯塗層~
個人把小米溫濕度計拿手上時,溫度會上升約 0.2 度,相對濕度會上升約 2%,如果還扣掉這個,新風出風口快跟室內溫濕度差不多了 @_@
機器只有一個出風口,排風是從比較小的圈圈出去,這不知道有沒有排出去就吸進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2/mobile01-e0e0e6b13db606c0faaee8daaaa17f7c.jpg
合理來說鋁擠壓鰭片是沒法回收濕度,以這資訊來說,
20/59.7%,絕對濕度8.725g
23.3/55.5%,絕對濕度9.945g
24.7/57.6%,絕對濕度10.78g
以絕對濕度來看,回收了約60%的水氣(9.945-8.725)/(10.78-8.725)=59.3%
但鋁擠壓鰭片是沒法回收濕度,所以短循環約60%
另外實際的到手風量是多也不清楚,加上儀器誤差,J大也就不用太認真了XD
出風口有稍微隔開,或許不會一排就馬上吸回來 :P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2/mobile01-2c50472cdfff34723ffa1ca63e0b6eff.jpg
進排氣風量如跟規格所述那樣的不對稱下,光顯熱部分感覺就不太可能做到那樣...
如果有加石墨烯,就更是真正黑科技 @_@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31&t=5216648
看到有熱交換用戶在討論時發現這篇,DIY熱交換,比較可惜是沒有後續的耗電測試...
那個給在下的感覺像是興趣大於實用性...
主要是他室內的排風與進風處,溼度有差異(28.6度/62%,29.1度/69%),推測短循環問題比較少。
相對于正壓新風,熱交換需要克服管道與熱交換體的壓損,加上進出雙風機,同風量下,電機的耗電至少是2.5倍起跳,這樣會降低熱交換節能的效率,要能改變此種狀態,短進短出小風量是降低熱交換本身耗電的最佳解,這樣的條件下,風量小風速慢,熱交換效率本身不會太差,唯一問題只有短循環,而短循環只要管道長度適當就能彌補(不要太長或太短)。
如果進出同風量,霧霾來時等於就讓 PM2.5 進來;不同風量的話,實際熱回收率將大減。為了提高熱交換率降低風量,也怕換氣量不足。
等熱交換更成熟,還有找出適合台灣的安裝... 台灣都藏天花板裏居多,而且還只開小小維修孔,完全沒為以後問題著想。
J大說到重點,不能沒有微正壓,只不過正壓新風最大的問題無法獨立調控各房間的風量,也許各房間獨立小新風,小除濕機跟空調,這樣才能減少後續的維護與保養。
日本獨棟房屋的全熱交換很多是裝在地板底下半人高的地下室,出問題也好處理。美國也差不多...
https://arbre-d.sakura.ne.jp/blog/2018/04/22/post-16398/
綠之家貼出日本某期的建築技術月刊,裏面提到如果給氣與排氣為 100 且熱回收率為 70% 情況下,當給氣量維持 100 排氣量減為 50 時,熱回收率將會降到 47%。
https://arbre-d.sakura.ne.jp/blog/2019/06/06/post-22714/
房間與房間之間如果有循環扇,或許也可以不需要各房間獨立小新風。只是這也是要在房屋裝潢時有考量才行...
目前主臥關房門睡覺時,會把主臥旁的衛浴開啟 "24 小時換氣" 功能 (比普通換氣風量少一半),睡起來時的主臥 CO₂ 濃度也可以壓在 700ppm 以下。
也許可以讓房間的門上方做獨立的柵欄,裡面可以放小風扇,這樣不會太吵也可增加空氣流通,自然不擔心新風沒跑到該跑的位置。
J大的這作法很棒,只要在需要的時候,讓臥室漏氣的點大一點,自然就不用擔心關門風量不夠的問題!
後來看綠之家的循環扇概念跟實做樣子似乎真的算不錯,他們很早以前就在推
https://arbre-d.sakura.ne.jp/blog/2018/06/01/post-17023/comment-page-1/
印象中之前愛否找 352 跟 AIRMX 來討論新風機時,好像其中一位也有提到類似這樣做。
在門上開洞,可以只弄柵欄不一定要裝上風扇,而且柵欄可以做成自行調整開關大小,反正正壓只需要一點點就可推送很遠,另外這樣裝修成本會低不少...。
假設原本整屋進風是150CMH,3個房間各洩漏50CMH,如果把2房間門與柵欄關上,只開1間房間,也許風量只需要60-70CMH就可能達到原本的效果,可說是一種變相的指定空間新風。
修正一下資料,之前提的應該是主臥門帶上不關的情況。關上的話大約 900-1100 ppm,可能是主臥門的底下門縫太窄 (約 5mm) 的關係。
主臥衛浴的換氣扇是 TOTO TYB251GKT,照 TOTO 網站上提供的 PDF 檔資料,換氣有 120m³/h,24 小時換氣有 66m³/h。但是用 CPS ABM EasyHood + Low Volume Adapter 卻檢測不出風量,懷疑安裝上或風管、風帽配置上,讓實際抽風量衰退...
0.5cm真的太小了,一般門大概75cm寬,這樣面積才37.5cm^2,加上縫很小壓損會更大,風量小是正常的。
是不是儀器不能測抽風?或測量的風速儀需要反過來,也就是風速儀必須朝迎風面?
補充一下,我手上有一隻分離式風速儀,也就是風扇與主機是透過連接線連接(跟J大買的機器類似的,要用時才將風扇連接主機),如果風扇放反那風速會變小很多。
確實門縫蠻窄的,可能這陣子用不同配置方式來測 CO₂ 數值。
CPS ABM EasyHood 選項可以選測 Supply 或 Exh/Return,但說明書沒提到是不是要反轉風速計。另外,後來也有試過反轉風速計,結果一樣測不出數據。
有看到國外有人抱怨 CPS ABM EasyHood 抽風風量檢測數值有問題,他安裝的方式是沒有反過來。
國外測一般的抽風換氣扇風量,似乎比較會用這一種...
https://energyconservatory.com/products/product/exhaustfanmeter/?categories=5
光那盒子不含儀器就要兩百多美金的樣子...
http://www.mitsubishielectric.com.tw/hvac/assets/LGH-RVX%E5%9E%8B%E9%8C%84.pdf
三菱的機器好像比較好,LGH-25RVX-E,250CMH風量耗電才62W,冷房與暖房差異不大,幾乎都可以到70%,更重要是最低風量為63CMH耗電7.5W。
印象中之前看過效率數值最好的是
https://www.daikinaircon.com/catalog/kanki/va_home/feature/
不過這台才 182m³/h 耗電標 90W。
另外,google 查日本那邊 2011 年就有人在用這台,表示算很久以前就推出的機種了...
LGH-100RVX-E(1000CMH的機器),在1檔250CMH下,暖房與冷房的效率是87/85%,這檔位耗電21W,所以機器越大,熱交換體越大,效率就越高。
另外有一點,不論大金或三菱都有強調80%以下的濕度限制(台灣室外濕度滿容易超過80%),推測高濕度下效率會變差或對機器有影響...
一般人應該不會選 1000CMH 的機器,不過 21W 跑 250CMH 全熱蠻誘人的...
張貼留言